引體向上要求男性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帶力量,這個力量必須能克服自身的體重才能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對發展上肢懸垂力量、肩帶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 初學者及比較重的人可以使用彈力帶輔助練習,或請人上托助練。同時做直臂懸垂、屈臂懸
引體向上(英文:pull-up;chinning;chin (up);chin-up ),體育中考和高中體育會考的考試選擇項目之一,主要測試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為男性上肢力量的考查項目,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力的懸垂力量練習。是最基本的鍛煉背部的方法,也是衡量男性體質的重要參考標準和項目之一。
方法
最初的練習有直臂懸垂、屈臂懸垂、低杠斜身引體、懸垂擺動、低杠仰臥引體(有一人抬腿)、各種俯臥撐練習、屈臂引體等。如果能一次完成50個俯臥撐就有希望得到滿分。在后期提高的辦法有兩個,一是找人扶著做,在沒力氣的時候托一下。
可以這樣的,靜力和離心訓練當你能夠完成一次標準的引體向上后,你要想辦法繼續“挖掘”這一次動作的價值,如何挖掘呢,可以采取靜力訓練和加強離心收縮的過程來實現。 機械持續組的關鍵在于:你要先把最難的姿勢做了,再做越來越容易的姿勢,這樣
托的人用的力越來越少,考生也會做得越來越多。二是在健身房做重錘下拉。這個動作和引體向上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利用健身器械來調到需要的重量。重量一點點加上去,你做的引體向上次數也會一點點多起來。
這里有一些策略可以讓你參考來達成訓練的目標。基本上,我相信如果采取下列的方法,大部分的新手在訓練一年后都可以一口氣拉十五個引體向上。■ 在良好的施力點上進行你的引體向上:一開始的目標是訓練你手臂肌肉引體向上的力量,而不是訓練你的
背闊肌的主要鍛煉方法是“劃船”。保持立姿,上身前俯與地面平行不動,雙手下垂握啞鈴,吸氣,將鈴向后拉引至腿前時,沿腿前提至小腹前,稍停,呼氣,慢慢放下。過程中,上身保持前屈,不要動。健身房中的劃船器也行。
1、起始姿勢:握持水平桿,握力距離寬(手掌向前),略寬于肩部,雙腳離地,手臂自然下垂伸直。 2、動作過程:用背闊肌的收縮力將身體拉起。當下巴超過水平線時,暫停一秒鐘使背闊肌完全收縮。然后逐漸放松背闊肌,讓身體慢慢下降,直到身體再次
每個動作可以做3至4組,每組做8至12個,如果做不到8個,說明負重過大,需要減輕重量;如果能較輕松地做完12個,則要加大負重。否則效果不大。這類練習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次數和組數,堅持長久,如果養成習慣以后也能堅持鍛煉會更好。
看到有人說引體向上沒有技巧,所以才想發言。引體向上是有技巧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堅持練習。 問題1-先從第一個開始,堅持不懈的練習就會越拉越多。 問題2-引體向上掌握技巧的人,會很輕松。最大的技巧就是擺動。學會擺動就能拉的更多。 問題3-俯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單杠引體向上的練法
練習引體向上時,一般每次3-5組,每組8-12次,組間休息1分鐘左右。也可以第一組時做到幾乎竭盡全力(無論是三個還是四個)。然后再做兩組,每組盡力而為,能做多少做多少。下次再做時,嘗試每組多做一兩個,或多做一個。
當引體向上次數超過12次每組時,即可考慮負重練。一般要做3-8組,每組8-12次,組間休息1-2分鐘,休息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也可按照規定次數做。例如:第一組采用頂峰收縮法做8次,有余力也不多做,組間休息1分鐘。第二組也按規定做8次。直至最后幾組,用盡全力,即便借助外力,動作不太規范,也要完成規定的8次。總共做50次左右,這樣練習效果也不錯。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第一,背部是引體向上主要的訓練部位,因此在引體的時候背部如果不出力就太說不過去了,其實背部和*發力是統一的,做引體的時候千萬要記得挺胸,這是重點。 ?
第二,髖關節要隨著挺胸動作往上送,腰部用力往上頂,這樣就能加倍用上背部的力量來幫助你。但要注意,時機一定要掌握好,在挺胸的同時送髖,整個動作是一氣呵成的。??
第三,因為評判的標準是下頜過桿,所以有的人會建議將頭仰起,提升下頜的高度,這樣就不需要拉太高就可以計算成績。但我不贊同這樣的觀點,因為下頜提升的高度有限,就這一點距離,省不了多少力,而抬頭會讓你的脖子高度緊張,無形中又浪費了很多力量,而且動作還會變形...實在是得不償失。因此,脖子放松,目視前方,不必在下頜高度上斤斤計較。? ? ? ? ? ? ? ? ? ??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引體向上
中學生中考引體向上怎么練
1、單杠懸掛微拉起
剛開始許多人的握力不夠,手掌中也沒有繭(形成繭的過程會痛哦),要引體向上達標是蠻難的。而掌中繭則說明了投入的訓練量是否夠。
2、使用彈力帶或凳子做為輔助,進行引體向上訓練
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重要的并不是完成了多少個引體向上,而是每一次的引體向上完成質量如何。
3、進行完全的引體向上訓練
從彈力帶或凳子輔助練習,到進行完全的無輔助的引體向上,也并不是突然一天之間就發生的,這也是一個過渡的過程。
擴展資料:
鍛煉引體向上的作用:
1、引體向上重點鍛煉背闊肌和肱二頭肌,對肩胛骨周圍許多小肌肉群以及小臂肌群也有一定的訓練效果。認真練習此動作,可以矯正不良的身體姿態以及提升精神面貌,使練習者擁有倒三角形的健美體型,在攀巖、劃船等休閑運動項目中表現得更出色。
2、引體向上鍛煉背部,增加背部的寬度。可以有效地緩解背部疲勞,幫助年輕人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和預防一系列腰、背和肩部的疲勞和酸痛等問題。同時可以拉伸脊柱,使脊柱盡力伸展,促進脊柱骨的增生。
3、不同握距的正握引體向上能發展大圓肌、小圓肌、岡下肌、斜方肌、肱二頭肌、背闊肌,但是側重點不同。寬握引體向上重點刺激背闊肌中、上部; 中握引體向上重點刺激斜方肌; 窄握引體向上重點刺激背闊肌上部、大圓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初級鍛煉教學,如何做到引體,新手如何
1、引體向上凡是能完成一個以上的學生,應以練習引體向上為主。按自己完成最大量為指標練習一次,稍事休息后再練習1~2次。如只能完成一個,則需反復多做,以6~10次為宜。
2、平梯移行在平梯上做移行,每次手向前移動一個橫杠,兩手交替行進。移行一個橫梯長為一次,練習4~5次。
3、屈臂懸垂練習者站于凳上,兩臂全屈反握橫杠,兩手與肩同寬,使橫杠位于頦下,然后雙腳離凳做靜止用力的懸垂姿勢,但下頦不得掛在杠上。垂懸時間越長越好。練習2~4次。
4、斜身引體要求杠面與學生乳頭齊平,兩手與肩同寬正握杠,兩腳前伸蹬地,使兩臂與軀干成90°的斜懸垂,由同伴壓住兩腳,做屈臂引體,使下頦觸到或超過橫杠,然后伸臂復原為一次。30~45次為一組,練習3~4組。
5、仰臥懸垂臂屈伸(抬高腳的位置)學生在低單杠上做仰臥懸垂姿勢,另一學生握其腳腕或小腿,將練習者的腳抬至水平部位(也可將練習者的腳放在稍高的器械上)。拉25~40次為一組,練習3~4組。
6、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的爬竿或爬繩根據個人力量選用,每次爬5~6米,練習3~4次。
7、可每天做俯臥撐來訓練上肢力量。
拓展資料:
引體向上,
是中考和高中體育會考的考試選擇項目之一,主要測試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為男性上肢力量的考查項目,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力的懸垂力量練習。同時也是最基本的鍛煉背部的方法,衡量男性體質的重要參考標準和項目之一。
引體向上要求男性有一定的握力和上肢力量,這個力量必須能克服自身的體重才能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對發展上肢懸垂力量、肩帶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它是以按動作規格完成的次數來計算成績的,做得多則成績好,因此,它是一種力量耐力項目。
初學者及比較重的人可以使用彈力帶輔助練習,或請人上托助練。同時做直臂懸垂、屈臂懸垂、低杠斜身引體、懸垂擺動、低杠仰臥引體(有一人抬腿)、屈臂引體等練習。
引體向上種類多種多樣,主要分為靜力引體向上和借力引體向上(可以擺動身體)兩大類。芬蘭人Joonas M?kipelto于2016年2月6日、7日創造了24小時內做5050次引體向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初學者怎么練引體向上
方法如下:
1,俯臥撐,主練胸肌,10-20個一組,3-4組,
2,啞鈴劃船,主練背括肌,10個一組,5-8組,
3,啞鈴臂彎舉,主練二頭肌,10個一組,5-8組,
如果沒有啞鈴,找一個書包或者桶裝重物來練也成,主要練法可以找下視頻來看。這樣練一些時間,就可以做上來了。
擴展資料:訓練:考前三天應給身體一個恢復時間
考前三天的訓練,可以保持一定的強度,讓身體保持狀態,但量不要大。如果是上午測,最好能在上午訓練;如果是下午測,就安排在下午訓練。測前一段時間的訓練切記做好防護。如果天氣多雨,最好帶一條毛巾和一套換洗衣服,防止衣服淋濕。如果氣溫較高,建議穿短衣短褲,便于發揮。
秘訣:考引體向上前最好出點汗
做引體向上前,最好能充分熱身,如果能出點汗效果更好,因為這時會感覺身體比較輕,有利于動作發揮。最好準備鎂粉防滑,這樣就不必擔心手出汗的問題。另外,在引體向上測試時,一定要聽到裁判老師喊停才可以停止,不要自認為達到數量而停止。
參考資料:引體向上-百度百科引體向上呼吸方法
上拉時吸氣,下垂時呼氣,不可長時間憋氣。
兩手掌心向前或向后握桿,兩手間距與肩同寬或略寬于肩,腿部保持自然下垂,不要屈也不要伸,通過上肢腰腹、背部的力量,把身體向上拉,下頜部需超過單杠的桿,停留2~5秒鐘后,回到懸垂狀態。注意不要搖擺、扭轉身體,以免給肩背部施加更多壓力,引起損傷。
對中老年人來說,適當進行引體向上練習,能有效維持核心肌群的力量。但蘇浩建議,中老年人練習時應選擇高度較低的單杠,數量控制在10個以內,以若干組的形式完成,每周2~3次即可。
擴展資料
練習前準備:
1、選擇適宜單杠。單杠的高度以雙腳并攏起跳時,能夠輕松握住為宜。練習前晃動一下單杠,確定是否穩固。
2、擦拭單杠。練習前要擦拭單杠,避免杠面濕滑而抓握不穩;手心出汗較多時,要擦干汗水。
3、做好熱身活動。進行拉伸練習可以放松肌肉、減輕肌肉粘滯性、防止運動損傷。當然,練習后的拉伸也必不可少。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引體向上不能扭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