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大流行開始3年多后,科學家首次在新冠病毒感染重癥與未確診的癌癥之間建立聯系。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新冠重癥患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被診斷出患有癌癥的風險增加了31%,新冠重癥可能是未確診癌癥的一項標志。
近日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試圖確定新冠重癥患者是否更有可能在幾個月后被診斷出患有癌癥。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重癥患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被確診患有癌癥的風險增加了31%。近期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對41302名因新冠感染住院的患者和713670名來自相同地區、年齡、性別且沒有感染新冠的對照組進行了對比研究。
該研究結果顯示,因新冠重癥而住院的患者在接下來幾個月中被確診出患有癌癥的風險增加了31%。癌癥種類中,腎癌、結腸癌、肺癌或血液癌的風險更高。雖然該研究未證明新冠重癥與癌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新冠重癥“可能是未確診癌癥的一項標志”。也就是說,尚未確診的癌癥患者可能有更高風險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導致重癥,因為免疫抑制狀態可能隱藏著尚未檢測到的潛在癌癥。
該項研究發現向人們敲響了警鐘,也提醒人們應該加強防控癌癥的意識。對于新冠重癥患者,早期檢測、早期治療癌癥的意義更為重要。同時,對于存在癌癥風險的人來說,要注意防范新冠病毒感染,特別是避免接觸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