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再傳捷報,蔚來、理想、賽力斯、小米及極氪等領軍企業競相曬出8月交付成績單,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蔚來汽車持續領跑,8月以20,176臺的交付量穩固了連續四個月月銷破兩萬的成績,年度累計交付量已攀升至128,100臺,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5.77%,累計交付總量更是突破了577,694臺的里程碑。
-
9月首個交易日,汽車行業月度成績單揭曉,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展現強勁勢頭,8月銷量飆升至37.31萬輛,同比大幅增長35.97%,環比亦實現8.97%的攀升,再度刷新單月銷售紀錄。與此同時,近期新能源汽車相關的ETF產品(以515030為代表)經歷了一輪顯著的反彈行情,連續三日收陽,并成功企穩于20日均線之上,顯示出市場對該板塊的信心回暖。
-
9月2日上午,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的核心議題——“動力電池質量精進與安全升級專題研討會”在四川宜賓隆重召開。會議深度剖析了我國汽車召回領域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范圍內共實施了2975次汽車召回行動,涵蓋車輛總數突破1.07億輛大關,其中新能源汽車板塊尤為引人注目,共計召回387次,涉及車輛約701.7萬輛。
-
6月14日,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被立案申請破產。這兩家公司均與拜騰汽車有關聯,其中知行新能源持有知行電動車的51%股權。
-
4月初期,比亞迪宣布了一個令業界震驚的消息,聲稱將要結束燃油時代。比亞迪在燃油領域已經從事近20年,而如今突然宣稱即將退出,成為了汽車行業第一個宣布停止燃油車生產的企業。現在,燃油車與新能源相持不下,比亞迪退而求其次,選擇混合動力與純電動。
-
這段時間油價的瘋狂上漲,可謂傷了許多車主的心,他們紛紛表示以后可能連車都開不起了。因此,許多燃油車主羨慕新能源車主,無需面對油價上漲的困難處境。可實際上,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有所調整,汽車保費跟油價一樣也在逐漸上漲,其漲幅甚至高達2000元,這對新能源車主來說也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
電池是新能源車企比拼的核心競爭力。長城汽車2012年開始研發動力電池,2018年將電池事業部剝離獨立,更名為蜂巢能源。為?實現研發出高容量、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電池,研發團隊正在同時研討多種方案。目前中國只有長城汽車的動力電池技術和產能,能與比亞迪正面交鋒。
-
北京冬奧會期間運行了超1000輛氫能源汽車。選擇氫能源汽車作為冬奧會賽事服務車輛,可充分展示氫能應用潛力,迅速提升氫能認知,有益于產業化推進。氫能源是著名的可再生能源,氫能源汽車的應用與本屆冬奧會的理念具有得天獨厚的契合度。
-
隨著春節返程潮的來臨,電動汽車出行數量大幅攀升。部分充電樁運維不及時,缺乏充電保障預案,節假日高速公路充電排隊長問題日益凸顯。春節期間用戶集中出行,對于熱點地區的補能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熱點地區,充電樁和新能源汽車補能需求容易發生供需不平衡。
-
純電動汽車在2022年將成為汽車市場主流。一些汽車制造商2022年將在公路上測試更大的固態電池。電池成本將下降到每千瓦時75美元或更少,大約是目前的一半。還有一些預測預計每千瓦時將下降到50美元。固態電池擁有兩倍的續航里程、更長的壽命、更低的火災風險、更快的充電速度。
-
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建成充電樁93.6萬個、充電站1.4萬座、換電站725座,同比分別提升193%、90%、356%,設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超過1萬個。目前所有的新能源電池都用到了鋰元素,這其實是由新能源自身的應用場景決定的。
-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無疑直接影響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格局的變化。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達到13.4%,高于上年8個百分點。
-
新能源車對燃油車市場的部分替代效應,通過用戶的市場化選擇證明了消費需求的變化,并拉動車市加速向新能源轉型的步伐。本田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電動化進程,而動力電池作為電動車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成為本田的重點研發方向之一,將為顧客提供極具競爭力和富有魅力的電動車。
-
老牌車企正在加速出手布局,盡管造車手握有供應鏈,但新能源汽車始終不是油車,過往的技術與資源不一定能復用。相反,一旦技術路線踏空,便很可能錯失最后的上車機會。現在市場健全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壓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主體責任。
-
固態電池的研發目前仍舊存在瓶頸。當下電池能量單體密度的提升較為緩慢,因此增加電池組容量,或者說增加電池包的數量,成為了對車企來說最立竿見影的辦法。不過,依靠堆砌電池數量提高續航,會導致車重加大、電池成本急劇提升、車內空間布局被占用、熱管理易失控等負面效果。
-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加速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無疑直接影響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格局的變化。當前,新能源汽車呈現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局面。?在中國政府大力扶持下,中國汽車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取得了先發優勢。
-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的性能會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而衰減。若是在保質期內發現電池組容量衰減至80%,那么車主是可以以要求廠家免費更換電池的。有些廠商的質保期是六年,有些則是八年,車主在購車前就各廠商的質保期限有一個詳細的了解。
-
高合汽車在2021年累計銷量為4237臺,銷量環比增長20.4%。在高合汽車制作的宣傳海報中,其在售價50萬以上的電動車中排名第一。高合已完成37家高合體驗店和17家交付中心的渠道建設,并在全國設立了155個服務網點,覆蓋城市147座。
-
長安UNI-K iDD插電混動版車型于2022年1月6日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格為17.69-19.29萬元。長安UNI-K iDD作為新增動力版本,車的插混系統由藍鯨NE1.5T混動專用發動機、藍鯨三離合電驅變速器、大容量PHEV電池和iDD智慧控制系統四部分組成。
-
追風PHEV汽車將搭載“星核動力ET-i全擎超混”技術,標志著星途正式進入新能源混動領域,星核動力ET-i全擎超混是混聯式變速箱DHT,具備3擎3擋9模11速的技術優勢,汽車的純電續航里程為105km,四驅車型0-100km/h加速時間可在5秒以內。